紐約

紐約是美國最大城市及第一大港,同時大紐約也是世界第四大都會區,僅次於東京、首爾、墨西哥城。

曼哈頓區

該區具有發達的文化產業,在全美、全球具有極強的影響力。

皇后區

紐約市主要的三個機場中,兩個就坐落於皇后區,分別是甘迺迪國際機場和拉瓜地亞機場。這些機場在世界上是數一數二的忙碌,讓皇后區的上空成為全國最擁塞的空域。皇后區同時也是紐約大都會棒球隊的球場所在地。

布魯克林區

在1980年代及90年代,該區以治安不良聞名於世。自朱利安尼擔任紐約市長之後,治安大為改善,居住品質也逐漸變好。

布朗克斯區

1970至1980年代時布朗克斯區住宅區常發生縱火案,直到1990年代初紐約市政府大力打擊後才有所改善。

史泰登島區

史泰登為紐約市五區中位置較遙遠、人口最稀疏,且呈現較多自然景觀、開發程度也較低的一區。

韋拉札諾海峽大橋

這條橋的完工為紐約市地區的區域高速公路系統提供了最後的一個連接的環節,並對於紐澤西州直通長島與甘迺迪機場、減緩曼哈頓公路的擁擠車流,有相當大的貢獻。

百老匯

是美國戲劇和音樂劇的重要發揚地,因此成為了及音樂劇的代名詞。

時報廣場

時報廣場的名稱源自《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早期在此設立的總部大樓,由於New York Times又常被譯為「紐約時代報」,因此也有「時代廣場」的譯名方式存在。

現代藝術博物館

位於曼哈頓第53街(在第五和第六大道之間),此博物館經常與大都會博物館相提並論,雖館藏少於前者,但在現代藝術的領域裡,該館擁有較多重要的收藏。

史泰登島Staten Island,又譯為斯塔滕島史坦頓島),是美國紐約市下轄的五個區(Borough)之一,並與紐約州下轄的里奇蒙郡(Richmond County)行政範圍完全重疊。相對於紐約市其他四個區高度開發與人口稠密的狀況,史泰登為紐約市五區中位置較遙遠、人口最稀疏,且呈現較多自然景觀、開發程度也較低的一區。
史泰登島全境皆位於與行政區同名的島嶼上,這個島嶼與位在紐約州長島地區的另外一個紐約市次級行政區布魯克林,隔著韋拉札諾海峽(The Narrows,分隔哈德遜河大西洋的狹窄水道)相望。史泰登島西臨紐澤西州,本身的行政疆界其實與紐約州最南邊的郡——里奇蒙郡(Richmond County, NY)完全重疊,事實上,在1898年紐約市各區合併成今日的狀態之前,史泰登島一直都是以里奇蒙郡的身分獨立存在。
與紐約市其他區域相比,史泰登島與紐約市中心的交通運輸並不便利,其與曼哈頓島之間只靠著史泰登島渡輪連絡,但由於渡輪的營運費用是由公家負擔,因此無論是史泰登島的居民或是外來遊客搭乘渡輪,都是不需付費的,這也讓史泰登島渡輪成為免費欣賞下曼哈頓天際線、自由女神像艾利斯島的最佳搭乘工具。為了解決與紐約市其他地區之間的交通隔閡問題,1964年時橫跨峽口、將史泰登島與布魯克林串聯在一起的韋拉札諾海峽橋(Verrazano Narrows Bridge)啟用,這座4260英呎(約1298公尺)的懸索橋是當時世界上第一長的單跨距懸索橋,大幅改善了史泰登島對外的交通便利性,免除居民想要進入市區時,還要從隔臨的紐澤西州繞道的尷尬。